歲末年初,我省綜合評價2017年市州推進依法治理情況——
觀潮
1月中下旬,成都、達州、廣元等地相繼迎來了從北京趕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20多名專家學者。他們兵分數(shù)路,趕往區(qū)縣鄉(xiāng)村基層,對四川21個市(州)2017年度依法治省工作開展第三方評估。
與此同時,設在省委大院內(nèi)的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多位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匯總分析稍早前開展的全省法治年度考核情況。
“內(nèi)部考核+外部評估”,這是近期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地推進依法治理情況組織的一場“大考”。
“內(nèi)部考核側重‘考’,按照指標體系打分、排位;第三方評估側重‘評’,希望通過‘第三只眼’,客觀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合理建議。”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兩種“考評”方式相結合,旨在對市州推進依法治理情況形成綜合評價,強化各地責任意識,持續(xù)推進依法治理工作。□本報記者鐘振宇
【求真之舉】
考核組連夜“直殺”基層,防止考核“被應試”
“作為一把手,你今年是如何推動全區(qū)法治建設的?”在廣元市昭化區(qū),依法治省考核組詢問區(qū)委書記陳正永。
“我主持常委會,安排會前學法,推動把法治工作納入巡察,還將開展年終述法……”陳正永從容作答。
這是去年12月我省依法治省年度考核的一個鏡頭。
從2017年12月中上旬起,由省委、人大、政府辦公廳及省委宣傳部、政法委、司法廳、法制辦廳級負責同志帶隊的7個考核組,對21個市(州)和依法治省省直牽頭責任部門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開展了考核。目前,各項考核已經(jīng)完成,相關成績正在匯總分析中。
依法治省工作考核已開展四年,2017年度考核有哪些重點和創(chuàng)新?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依法治省要在“全面”和“深入”上下功夫,“為此,考核更嚴格。”
“嚴”體現(xiàn)在考核范圍覆蓋廣。要求對各市州法、檢、公安、司法、環(huán)保、食藥監(jiān)、法制辦、城管等10家市州級部門必查,同時隨機抽查2個縣市區(qū)、2個市州級部門。
“嚴”還體現(xiàn)在實實在在的考核方式和考核細節(jié)中。
為確??己私Y果能真實反映平日情況,考核組工作人員采取“白+黑”“5+2”工作方式,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等方式開展工作。第六考核組,在下午結束了攀枝花的工作后,連夜驅車趕赴成都崇州,“直殺”基層,第二天一上班就要出現(xiàn)在點位上查看實情。
為統(tǒng)一考核標準,確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考核組絲毫不敢馬虎。資陽依法治市辦一位被抽調到考核組的同志對考核組的作風記憶深刻,“對于存疑的考核項,考核組會帶回省上統(tǒng)一認定,絕不隨意打分評價。”
“要了解法治工作效果好不好,不能‘自拉自唱’,還要通過第三方客觀的評估,發(fā)現(xiàn)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省依法治省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內(nèi)部考核開展的同時,我省再次主動發(fā)出邀請,引入第三方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團隊,對我省依法治省推進情況進行客觀評估。
“客觀、公正是第三方評估的生命力。”參與評估的中國社科院法治國家法制指數(shù)研究中心副主任呂艷濱說,評估組不僅會收集查看各市州自報材料,還會用外部調取的數(shù)據(jù)來佐證。“比如,通過查看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息,了解有關地方是否真的尊重司法判決。”
為保證評估的獨立性,省依法治省辦未派工作人員陪同評估。“什么時候來四川,看哪些基層點位,要求報送什么材料,全部由評估組專家自己決定,我們不參與意見。”省依法治省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務實之變】
考核一次比一次嚴格,但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越來越少了
1月21日上午10時許,成都市成華區(qū)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qū)玉雙路紅旗連鎖店,走進了幾位“不速之客”。
第三方評估組通過材料了解到,成都市從去年7月起,在市區(qū)40多家紅旗連鎖店設立下沉政務服務功能的“市民驛站”,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生育登記服務、老年證辦理、交通違法處理等100多項服務,推動“放管服”改革。
“到底有沒有說的那么好,我們決定實地去看看。”評估組專家隨機抽選了玉雙路這家紅旗連鎖店。趕來介紹情況的街道工作人員掏出自己的身份證掃描,10多秒后,終端機就吐出一張帶著電子紅印章的公積金信息表。
呂艷濱說,評估組到現(xiàn)場,除了核驗材料真實性,也希望通過一線查訪,發(fā)現(xiàn)基層法治創(chuàng)新,“如果確有參考和推廣復制價值,我們將梳理提煉后,通過‘直通車’渠道向有關部門報送。”
“與上一次評估時隔一年,再來四川,我看到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呂艷濱說。
而這些變化也是省依法治省考核組同志所感受到的。
一位第四次參加省級法治大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考核一年比一年項目多、一次比一次嚴格,但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越來越少了。
經(jīng)過對考核情況的分析,省依法治省辦考核組初步認為,各地各有關部門較好地完成2017年依法治省目標任務,在以下幾個方面成效顯著:推動“關鍵少數(shù)”取得重大進展;法治保障服務中心大局邁出重大步伐;法治難題取得重大突破;群眾法治獲得感顯著增強。
考核與評估中,基層不少法治實踐令人眼前一亮。
此次省內(nèi)考核,在對市(州)的考核方案中專門新設立了“培養(yǎng)一批法律明白人”等法治扶貧“五個一”活動考核項。第五考核組在巴中市看見,該市2017年專門出臺《關于加強法治保障服務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不僅對標部署“五個一”,還廣泛開展貧困村企業(yè)“法治體檢”、項目“法治介入”、風險“法律跟蹤”等創(chuàng)新工作,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本次考核與評估發(fā)現(xiàn),有些此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有較大改進。
2017年依法治省暗訪工作與《四川省依法治省第三方評估報告(2016)》都指出一些鄉(xiāng)鎮(zhèn)未設立依法治理機構,或沒落實專人主抓等地方法治機構建設和力量配備薄弱的問題。
此次“大考”,多位第三方評估組專家和省內(nèi)考核組成員告訴記者,基層機構建設力量普遍得到加強,有的地方在人力配備上,還超過了我省作出的剛性要求,“這是我們看到一個比較大的改觀。”
【鞭策之力】
考核末位三個市州和名次降幅較大的市州,其相關負責人要被“約談”
盡管變化可喜,但年度“法治大考”的鞭策力度不減。
按照工作安排,我省將把歲末年初的年度考核情況、年中的法治暗訪情況和第三方評估等結合起來,最后形成對市州工作的總體評價,我省依法治省考核報告正在抓緊分析。年度考核末位三個市州和名次降幅較大的市州,其相關負責人都要被“約談”;第三方評估報告將盡快向社會公布。
考核、評估都只是工作手段,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工作才是工作的目的。我省在“法治大考”中,也積極幫助基層把脈問診開方。
“藥方”很受地方歡迎。“評估專家?guī)椭覀冋业搅烁倪M工作的方向。”成都市委副秘書長、依法治市辦主任林旭,去年剛履新時,就看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第三方評估報告(2016)》。反復閱讀這本近200頁的報告,他發(fā)現(xiàn),“報告排名里,成都總分位列全省各市州第一名,但一些分項指標的分數(shù),只排在中游。”為此,成都依法治市辦迅速制定工作清單,對標補短。“作為全國中心城市,成都理應在法治建設中作出表率、走在前。”林旭說。
“對村民違反環(huán)境保潔等情況,約定處以經(jīng)濟罰款,不合適,需調整。”在川東北某市考核時,考核組中的法制辦成員指出了村規(guī)民約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國家行政機關,不具有行政處罰的權力。
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指出,盡管去年四川各地依法治省取得了很多成績和突破,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新時代下,與中央、省委的新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期盼相比,依法治省工作還存在不少改進的空間。
考核組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的領導干部對依法治省工作全局性、基礎性的定位認識不足,沒有形成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自覺。有的地方和部門對依法治省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到位,沒有堅持不懈抓法治的定力和堅韌不拔抓法治的毅力。有的地方基層法治工作不牢固,存在上熱下冷“吊腳樓”現(xiàn)象,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街道)依法治理職能有待強化。還有的地方對群眾法治需求把握不準,措施抓手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wǎng)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wǎng) 版權所有
防范網(wǎng)絡詐騙,遠離網(wǎng)絡犯罪。網(wǎng)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fā)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fā)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wǎng)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歲末年初,我省綜合評價2017年市州推進依法治理情況——
觀潮
1月中下旬,成都、達州、廣元等地相繼迎來了從北京趕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20多名專家學者。他們兵分數(shù)路,趕往區(qū)縣鄉(xiāng)村基層,對四川21個市(州)2017年度依法治省工作開展第三方評估。
與此同時,設在省委大院內(nèi)的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多位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匯總分析稍早前開展的全省法治年度考核情況。
“內(nèi)部考核+外部評估”,這是近期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地推進依法治理情況組織的一場“大考”。
“內(nèi)部考核側重‘考’,按照指標體系打分、排位;第三方評估側重‘評’,希望通過‘第三只眼’,客觀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合理建議。”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兩種“考評”方式相結合,旨在對市州推進依法治理情況形成綜合評價,強化各地責任意識,持續(xù)推進依法治理工作。□本報記者鐘振宇
【求真之舉】
考核組連夜“直殺”基層,防止考核“被應試”
“作為一把手,你今年是如何推動全區(qū)法治建設的?”在廣元市昭化區(qū),依法治省考核組詢問區(qū)委書記陳正永。
“我主持常委會,安排會前學法,推動把法治工作納入巡察,還將開展年終述法……”陳正永從容作答。
這是去年12月我省依法治省年度考核的一個鏡頭。
從2017年12月中上旬起,由省委、人大、政府辦公廳及省委宣傳部、政法委、司法廳、法制辦廳級負責同志帶隊的7個考核組,對21個市(州)和依法治省省直牽頭責任部門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開展了考核。目前,各項考核已經(jīng)完成,相關成績正在匯總分析中。
依法治省工作考核已開展四年,2017年度考核有哪些重點和創(chuàng)新?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依法治省要在“全面”和“深入”上下功夫,“為此,考核更嚴格。”
“嚴”體現(xiàn)在考核范圍覆蓋廣。要求對各市州法、檢、公安、司法、環(huán)保、食藥監(jiān)、法制辦、城管等10家市州級部門必查,同時隨機抽查2個縣市區(qū)、2個市州級部門。
“嚴”還體現(xiàn)在實實在在的考核方式和考核細節(jié)中。
為確??己私Y果能真實反映平日情況,考核組工作人員采取“白+黑”“5+2”工作方式,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等方式開展工作。第六考核組,在下午結束了攀枝花的工作后,連夜驅車趕赴成都崇州,“直殺”基層,第二天一上班就要出現(xiàn)在點位上查看實情。
為統(tǒng)一考核標準,確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考核組絲毫不敢馬虎。資陽依法治市辦一位被抽調到考核組的同志對考核組的作風記憶深刻,“對于存疑的考核項,考核組會帶回省上統(tǒng)一認定,絕不隨意打分評價。”
“要了解法治工作效果好不好,不能‘自拉自唱’,還要通過第三方客觀的評估,發(fā)現(xiàn)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省依法治省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內(nèi)部考核開展的同時,我省再次主動發(fā)出邀請,引入第三方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團隊,對我省依法治省推進情況進行客觀評估。
“客觀、公正是第三方評估的生命力。”參與評估的中國社科院法治國家法制指數(shù)研究中心副主任呂艷濱說,評估組不僅會收集查看各市州自報材料,還會用外部調取的數(shù)據(jù)來佐證。“比如,通過查看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息,了解有關地方是否真的尊重司法判決。”
為保證評估的獨立性,省依法治省辦未派工作人員陪同評估。“什么時候來四川,看哪些基層點位,要求報送什么材料,全部由評估組專家自己決定,我們不參與意見。”省依法治省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務實之變】
考核一次比一次嚴格,但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越來越少了
1月21日上午10時許,成都市成華區(qū)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qū)玉雙路紅旗連鎖店,走進了幾位“不速之客”。
第三方評估組通過材料了解到,成都市從去年7月起,在市區(qū)40多家紅旗連鎖店設立下沉政務服務功能的“市民驛站”,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生育登記服務、老年證辦理、交通違法處理等100多項服務,推動“放管服”改革。
“到底有沒有說的那么好,我們決定實地去看看。”評估組專家隨機抽選了玉雙路這家紅旗連鎖店。趕來介紹情況的街道工作人員掏出自己的身份證掃描,10多秒后,終端機就吐出一張帶著電子紅印章的公積金信息表。
呂艷濱說,評估組到現(xiàn)場,除了核驗材料真實性,也希望通過一線查訪,發(fā)現(xiàn)基層法治創(chuàng)新,“如果確有參考和推廣復制價值,我們將梳理提煉后,通過‘直通車’渠道向有關部門報送。”
“與上一次評估時隔一年,再來四川,我看到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呂艷濱說。
而這些變化也是省依法治省考核組同志所感受到的。
一位第四次參加省級法治大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考核一年比一年項目多、一次比一次嚴格,但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越來越少了。
經(jīng)過對考核情況的分析,省依法治省辦考核組初步認為,各地各有關部門較好地完成2017年依法治省目標任務,在以下幾個方面成效顯著:推動“關鍵少數(shù)”取得重大進展;法治保障服務中心大局邁出重大步伐;法治難題取得重大突破;群眾法治獲得感顯著增強。
考核與評估中,基層不少法治實踐令人眼前一亮。
此次省內(nèi)考核,在對市(州)的考核方案中專門新設立了“培養(yǎng)一批法律明白人”等法治扶貧“五個一”活動考核項。第五考核組在巴中市看見,該市2017年專門出臺《關于加強法治保障服務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不僅對標部署“五個一”,還廣泛開展貧困村企業(yè)“法治體檢”、項目“法治介入”、風險“法律跟蹤”等創(chuàng)新工作,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本次考核與評估發(fā)現(xiàn),有些此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有較大改進。
2017年依法治省暗訪工作與《四川省依法治省第三方評估報告(2016)》都指出一些鄉(xiāng)鎮(zhèn)未設立依法治理機構,或沒落實專人主抓等地方法治機構建設和力量配備薄弱的問題。
此次“大考”,多位第三方評估組專家和省內(nèi)考核組成員告訴記者,基層機構建設力量普遍得到加強,有的地方在人力配備上,還超過了我省作出的剛性要求,“這是我們看到一個比較大的改觀。”
【鞭策之力】
考核末位三個市州和名次降幅較大的市州,其相關負責人要被“約談”
盡管變化可喜,但年度“法治大考”的鞭策力度不減。
按照工作安排,我省將把歲末年初的年度考核情況、年中的法治暗訪情況和第三方評估等結合起來,最后形成對市州工作的總體評價,我省依法治省考核報告正在抓緊分析。年度考核末位三個市州和名次降幅較大的市州,其相關負責人都要被“約談”;第三方評估報告將盡快向社會公布。
考核、評估都只是工作手段,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工作才是工作的目的。我省在“法治大考”中,也積極幫助基層把脈問診開方。
“藥方”很受地方歡迎。“評估專家?guī)椭覀冋业搅烁倪M工作的方向。”成都市委副秘書長、依法治市辦主任林旭,去年剛履新時,就看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第三方評估報告(2016)》。反復閱讀這本近200頁的報告,他發(fā)現(xiàn),“報告排名里,成都總分位列全省各市州第一名,但一些分項指標的分數(shù),只排在中游。”為此,成都依法治市辦迅速制定工作清單,對標補短。“作為全國中心城市,成都理應在法治建設中作出表率、走在前。”林旭說。
“對村民違反環(huán)境保潔等情況,約定處以經(jīng)濟罰款,不合適,需調整。”在川東北某市考核時,考核組中的法制辦成員指出了村規(guī)民約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國家行政機關,不具有行政處罰的權力。
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指出,盡管去年四川各地依法治省取得了很多成績和突破,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新時代下,與中央、省委的新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期盼相比,依法治省工作還存在不少改進的空間。
考核組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的領導干部對依法治省工作全局性、基礎性的定位認識不足,沒有形成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自覺。有的地方和部門對依法治省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到位,沒有堅持不懈抓法治的定力和堅韌不拔抓法治的毅力。有的地方基層法治工作不牢固,存在上熱下冷“吊腳樓”現(xiàn)象,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街道)依法治理職能有待強化。還有的地方對群眾法治需求把握不準,措施抓手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攀西商界網(wǎng)新聞資訊中心